-
内核态与用户态是操作系统的两种运行级别,当程序运行在3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用户态。因为这是最低特权级,是普通的用户进程运行的特权级,大部分用户直接面对的程序都是运行在用户态;
-
当程序运行在0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内核态。
-
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内核数据结构和程序。当我们在系统中执行一个程序时,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用户态下的,在其需要操作系统帮助完成某些它没有权力和能力完成的工作时就会切换到内核态(比如操作硬件)。
-
这两种状态的主要差别是
- 处于用户态执行时,进程所能访问的内存空间和对象受到限制,其所处于占有的处理器是可被抢占的
- 处于内核态执行时,则能访问所有的内存空间和对象,且所占有的处理器是不允许被抢占的。
六、通常来说,以下三种情况会导致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
1、系统调用
这是用户态进程主动要求切换到内核态的一种方式,**用户态进程通过系统调用申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程序完成工作。**比如前例中fork()实际上就是执行了一个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
而系统调用的机制其核心还是使用了操作系统为用户特别开放的一个中断来实现,例如Linux的int 80h中断。
用户程序通常调用库函数,由库函数再调用系统调用,因此有的库函数会使用户程序进入内核态(只要库函数中某处调用了系统调用),有的则不会。
2、异常
当CPU在执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时,发生了某些事先不可知的异常,这时会触发由当前运行进程切换到处理此异常的内核相关程序中,也就转到了内核态,比如缺页异常。
3、外围设备的中断
当外围设备完成用户请求的操作后,会向CPU发出相应的中断信号,这时CPU会暂停执行下一条即将要执行的指令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信号对应的处理程序,
如果先前执行的指令是用户态下的程序,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自然也就发生了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比如硬盘读写操作完成,系统会切换到硬盘读写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执行后续操作等。
这3种方式是系统在运行时由用户态转到内核态的最主要方式,其中系统调用可以认为是用户进程主动发起的,异常和外围设备中断则是被动的。
往期精彩内容:
Java知识体系总结(2021版)
超详细的springBoot学习笔记
Java多线程基础知识总结(绝对经典)
Java面试题总结(附答案)
Vue基础知识总结(绝对经典)
常见数据结构与算法整理总结
Ending
Tip: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制,下面还有20个关于MySQL的问题,我都复盘整理成一份pdf文档了,后面的内容我就把剩下的问题的目录展示给大家看一下,点击这里即可解锁全部内容!
如果觉得有帮助不妨【转发+点赞+关注】支持我,后续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技术类文章以及学习类文章!(阿里对MySQL底层实现以及索引实现问的很多)
里对MySQL底层实现以及索引实现问的很多)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mKf0fhnG-1628630452091)]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Pys2j3jN-1628630452093)]
吃透后这份pdf,你同样可以跟面试官侃侃而谈MySQL。其实像阿里p7岗位的需求也没那么难(但也不简单),扎实的Java基础+无短板知识面+对某几个开源技术有深度学习+阅读过源码+算法刷题,这一套下来p7岗差不多没什么问题,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拿到高薪offer吧。